IPO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跳槽常踩的“坑”和“雷” 作者:基业百年猎头合伙人 Jerry
作者简介: Jerry(老董),高级顾问,合伙人,董秘招聘专家,专注于(拟)上市公司首席财务官(CFO)、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人力资源总监等高端人才的搜寻和推荐工作,并成功为多家全球五百强企业、国内大型集团公司推荐过上述职位高管。多年企业人力资源高管经验,在提供人才供给的同时,也为公司提供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
最近,被几位从事多年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和董事会秘书(以下简称董秘)的跳槽信息辣到眼睛,对他们的选择标准感到有些匪夷所思,略有遗憾。
A君,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最近听说去了传统制造行业的拟IPO企业,规范性很差,最重要的是老板的直系亲属就在财务部担任要职(非工作因素的交织,势必影响到后期工作的开展);
B君,某上市公司的董秘,混迹资本市场多年,多次获得新财富金牌董秘称号,最近去了一家多次被交易所和证监会出具警示函和处罚的企业(后期职业生涯风险剧增); C君,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曾多次明确表示,再做一家IPO是他的主要诉求,但最近却接了一个没有明确上市计划企业的offer(初衷哪里去啦?)。
选择无对错,只有优劣势。
上市公司的财务总监和董秘大多数具有211&985知名院校的教育背景(80后人选),大公司多年的项目实操经验,较高的职业化水平等,理论上应该不缺新工作机会,在选择上应有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标准。
这些活跃在资本市场和擅长风控的财务总监和董秘,为什么在选择新工作机会的时候,会出现选择的“盲点“,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与信息不对称,”尽调“做的不扎实、不系统有关。
对业务的成长性和持续性的缺乏系统了解判断,偏信企业的介绍,不去做扎实的功课。成长性和持续性是关系到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估值溢价的关键,是判断IPO质地好坏的主要指标。候选人和老板应深入沟通:行业科技属性,研发投入占比?行业发展前景以及体量大小;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公司在行业所处地位和市场占比;最近两年公司业务和利润年增长情况等等,务必要把这些业务脉络和商业逻辑弄清楚。这些显性信息作为财务总监和董秘,是非常容易掌握和了解的,切勿急于因和老板比较“谈的来“就轻易承诺;
了解企业在上市方面做的主要准备工作和时间节点规划。判断一个企业是否进入IPO的实质阶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无券商等中介公司的介入,是否签订服务合同,如果公司没有引进战投或者根本没有接触中介公司,说明公司距IPO之路还非常的遥远,基本上还处于“想”的阶段,对IPO有时间要求的候选人就要慎重;
了解老板规范企业和上市信心、决心。IPO既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规范成本特别高的工作。短则2-3年,长则达到4-5年,甚至更长;成本方面有短期的合规成本,包括员工社保公积金的补缴、税费的缴纳、成本收入确认等等,还有一些公关经费等隐性成本等等,是非常考验企业和老板决心及毅力的事情。若老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便很容易“流产“,这对企业和候选人双方都是较大的伤害。因此,了解老板或实际控制人对上市的初衷,目的,对上市过程成本的支出的看法显得非常重要; 了解公司的治理水平。股权结构,目前高管背景,关联交易等情况,也是非常值得候选人关注的重要内容;
了解企业文化,特别是老板风格和价值观,过往高管离职情况,企业内部亲属情况等等(特别是财务总监,更应该注意),对这些隐性方面信息的了解,甚至比了解业务层面还要重要,因为这一因素决定着候选人和企业能否走的更远更好!
选择一份新的工作,是一项综合因素的平衡,可以有侧重,但不能片面或者孤立的放大某因素;同时,也是考察具有风控能力的财务总监和董秘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风险把控。
|